top of page

“外带+外卖+轻堂食”,这种小店模式火了!

Updated: Feb 8, 2021


情后,有一种餐厅火了。它们模式轻、投入少、店型灵活、场景丰富,兼顾外带、外卖和一点点堂食,疫情期间不但没有受到严重冲击,反而趁势发展得更快了。

近期,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注意到,在红餐网总部所在的周边商圈,冒出了一批以外带、外卖为主、外加一点点堂食的餐厅。 它们大多经营烧腊、白切鸡、卤鹅、饺子等,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到饭点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在广东其实很常见。“像东川饭局、嘉鸣扬、粤饺皇等品牌,都是这种模式,最近也都开了不少店。”

这种餐厅的模式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在疫情后反而发展得更好了?未来是否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带着这些问题,红餐网实地走访了多家餐企。


△外带档口排长队。红餐网摄

1. 火了!“外带+外卖+轻堂食”的小店模式走俏

11月4日,下午五点多,中山八路。天还没黑,广州恩洲大巷“东川饭局”的招牌已经亮起来了。油光锃亮的烧腊,整齐悬挂在明亮的橱窗,引人垂涎。饭点还没到,就已经有不少街坊前来消费了。

“给我斩一例烧鹅”“要一斤烧肉回去下酒”“来一个秘制叉烧饭,在这吃”......还有不少顾客,直接就用手指着看上的那块,要师傅给切下来。


△东川饭局中山七八路店。红餐网摄


仅仅傍晚5:15-5:50半个多小时,这家店已经接待了上百名顾客,以至于门前暂停取餐的共享单车、电动车,都造成了小小的拥堵。

据红餐网观察,该店的顾客群体包括下班族、学生、主妇、老人等,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斩料加餐带回家的顾客,堂食的还不到10人。

和东川饭局的热闹相似,在彩虹街道周门街,烧腊店“嘉鸣扬”的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嘉鸣扬周门街店。红餐网摄

不到40平米的嘉鸣扬小店,6张桌22个餐位,座无虚席。而排队斩料、打包外带的顾客,更是直接从店里排到了人行道上。 主打外带生鲜饺子的“粤饺皇”同样生意火爆。在长隆南村,红餐网观察到,粤饺皇店内销售的平均每斤20元的饺子云吞,一到晚上就卖得差不多了。 据红餐网观察,这些爆火的门店都是以外带和外卖为主,堂食所占的比例较小。疫情发生以来,这种模式的餐厅发展迅速。 例如东川饭局,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此前2017-2019三年时间才开店21家,但疫情后至今才几个月时间就开了13店;嘉鸣扬,今年已开了7家,在疫情严重的四月份开店最多;另一个典型的品牌粤饺皇开店最多,今年已经开了40家。对比往年数据,各家开店速度都快了很多。 除了这些广州本地的品牌外,一些较为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更是早已经开出了一批模式相似的门店。